2021年11月18日下午15:00,bat365在线平台“人文讲坛”第二期学术讲座在金银湖校区图书馆二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叶立文老师应邀作了一场题为“经验与方法——当代文学研究的谱系意识”的学术报告,bat365在线平台副经理熊文军主持讲座,公司党委副书记赵双喜、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广告学专业的师生聆听了本次报告,现场座无虚席。
叶立文教授的讲座将知识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创新精神融为一炉,细致而辩证地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先锋小说的流变及其带来的影响。
讲座伊始,叶立文教授分享了自身由考古转向文学批评的经历,表示不断地反思、揭示事实最终能够解决人生和学术研究疑难杂症,进而提出了第一个讲座主题——可疑的文学史。叶立文教授对比了当代文学史叙事与80年代文学现象的差异,指出当代文学史叙事往往会选择某些材料佐证自己的观点、删减与主流观点不符的材料,因此当代文学史叙事在还原历史的同时也是在遮蔽历史,这就启发我们在接受文学史教科书时要保持警觉心理、敢于思考、勇于质疑。
随后,叶立文教授从本体论、发生论与流变论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先锋小说的研究谱系。谈及本体论,叶立文教授认为先锋小说的“先锋”内涵是对以往现实主义的突破,是对主流传统的颠覆,是在叙事和语言形式上实验、创新。谈及发生论,叶立文教授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介绍、阐释和翻译等传播活动,中国作家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策略性误读构成了先锋先说的理论背景,先锋小说的产生体现了中国作家追求现代化的实验创新。谈及流变论,叶立文教授提到20世纪90年先锋小说向传统回归和先锋精神向通俗文学、网络文学的蔓延,“延伸与转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先锋作家入驻高校成为跨界的批评家。
紧接着,叶立文教授阐述了作家驻校制与作家批评问题。作家驻校制度发展迅猛的同时也暗含着一种自我认同,因此不少作家从文学创作转向文学批评。对此问题,叶立文教授提示要保持必要的警惕,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火热的作家批评在某种程度上是作家的过度阐释。
在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针对报告内容提出了如何挖掘传统小说的艺术价值、如何品读先锋小说等问题,叶立文教授对同学们的疑问一一解答。
同学们也将在自己之后的专业学习与生活中发扬敢于质疑、敢于求索的精神,取得更好的发展。
讲座结束后,副经理熊文军对本次讲座做了总结,并向叶立文教授表达了诚挚的谢意,指出叶立文教授的讲解严谨而深刻,思想性和趣味性相得益彰,使同学们受益匪浅。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讲座嘉宾简介:叶立文,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等职。曾获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屈原文艺奖等多种奖励。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著有《启蒙视野中的先锋小说》、《“误读”的方法——新时期初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传播与接受》、《史铁生评传》等多部专著,合作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中国现当代小说名作导读》等丛书,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天津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0篇。
新媒体中心 文/聂真 褚阳阳 常怡远
审/盛可欣 杨明